(时代论坛5月7日消息)
《基督日报》(下称日报)三位前顾问梁廷益牧师、林以诺牧师及罗锡为牧师,联同Crossmap网站两位前顾问陈恩明牧师及朱世平牧师,昨日(五月六日)举行记者会,讲解他们呈辞顾问的原因及经过。
对方来历.实无认识
朱世平牧师忆述自己是于O七年初应日报同工之邀成为顾问,应允原因是认同他们透过网上报纸将信息传递的事奉。到O七年中,有朋友告知日报的信仰背景有可疑,朱世平尝试了解,这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Crossmap而非日报的顾问!由于当初只是口头邀请,所以他也只是口头呈辞。
陈恩明牧师表示自己是于O七年初获日报同工陈丽斯邀请担任Crossmap顾问,当时见他们以极少资源做出相当多的网络事奉,Crossmap内不少artworks对教会制作powerpoint确有帮助,因此一口答应。直到去年底得知日报在编印葛福临布道大会特刊的事情上出了疑问,于是开始了解。到今年「《基督日报》事件独立调查团」(下称调查团)调查后,发现他们与外间多个团体原来有紧密联系,而非纯由一群年轻人单纯地经营,因此决定在对方能提出更清晰的数据前,不在继续担任他们的顾问。陈恩明坦言在事件中也有反省:当顾问应建基于认识对方,而不应只凭对方的表面工作;他自问在香港教会事奉了数十年,确实对该几位年轻人的来历一无所知。
内地证供.不谋而合
梁廷益牧师表示自己是于O七年初获邀担任日报顾问,当时日报同工林紫玲Susanna(现为日报总干事)亲身到访,态度热诚,坦言机构没有钱,只凭信心经营,并解释顾问一职不用开会,只是表达支持,故此他便答应。去年底开始有人质疑日报背景,但梁廷益仍保留顾问身分,因他认为应先了解清楚而非随便辞职。及后调查团发现日报原来与耶稣青年会(下称耶青)、伟仁大学、张在亨等为集团式共同体,绝非表面所说只是伙伴关系,而内地耶青在教义上更出现问题,因此他与其它顾问决定一同呈辞。
罗锡为牧师表示自己曾在内地不同省市接触不同人士,了解他们参与耶青的经历,结果发现他们所述内容互相吻合──但这些人彼此互不认识,不可能串谋编造故事;加上答话态度直接,因此证供可信。在接触过一定数目的前耶青成员后,罗锡为坦言心情沉重,因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痛苦经历,例如曾欺骗别人、骗取父母金钱、放弃了学业甚至家庭、参与无偿的商业活动等,因此退出耶青前后均陷入极大的心理挣扎。
隐瞒事实.口供矛盾
林以诺牧师提到成立调查团,原意是希望为日报几位年轻人澄清,因为几位年轻人去年底主动找柯广辉律师诉苦,说被人冤枉但却无力澄清,柯广辉于是仗义答应代为成立调查团,希望从客观证据入手,避免教会界出现舆论审判的情况。林以诺直言在调查初期,他们和日报互相信任,日报当时根本没理由要向调查团隐瞒任何事情;但在调查进行后,调查团便发觉日报同工处处隐瞒,口供有太多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例如他们常强调内地耶青是自发运动,与张在亨无关──但事实却是张在亨在不同地方的耶青成立礼上均有出现,而相关网页也明明提到张在亨。日报又强调他们与耶青没有关连,只是两位负责人有夫妻关系,但原来两者成员大部分重迭;而在出现争议后,更有日报同工主动为耶青澄清,林以诺相信一个无关者根本不会这样做。这种种情况令调查团成员开始发觉不能单凭他们热心事奉或流泪哭诉便相信他们。
说谎护主.诚信无存
林以诺和罗锡为综合内地前耶青成员的证供,对内地耶青的了解是:他们认为「初临主」(即耶稣)的降临是失败的,因祂原意是在地上建立天国,但却因被犹大出卖而失败;故此内地耶青的终末论看法是「再临主」会在地上建立天国,但这位「再临主」不会宣认自己,而是由别人宣认。为了让再临主成功,以及争取外界接纳,耶青成员认为隐瞒、说谎和暂时不承认一些事都没有问题。他们又采用严格操控的模式,透过一些系列讲道对成员「洗脑」,听道不容问问题、抄笔记,所有派发的文字数据也要收回,过程中上层会观察各成员,在成员认定再临主后,才会再教导另一些事,并让他们晋身为干事、核心,故此下层并不完全明白上层的事。另外,成员之间不准拍拖,但耶青却会安排配婚活动,参加者需要付出大笔金钱才能参加。
林以诺指,一间健康的教会若发现辖下分堂出了问题,正常的处理方法应是立即派人纠正,若纠正不到便公开划清界线,但张在亨和香港耶青明显没有这样做。他直言,这次面对的是一个全新形态的教派,对方不同摩门教和耶和华见证人,后两者明确告诉别人自己相信甚么,但耶青成员却认为说谎并无问题,因此令人难以辨认他们真正的信仰──林以诺直接以「披着羊皮的狼」来形容。他续说,就算各界对教义方面的争议有保留,有关机构的诚信本身已出现极大问题:为甚么一个机构会单方面解散顾问团?为甚么这个机构成立多年也不向外交代清楚与相关机构的关系,甚至在调查期间仍尝试隐瞒?他指这些都是不君子行为。
教会不能.只看表面
梁廷益补充,当初日报邀请他们调查事件时,态度非常友善;但当知道调查团掌握一些对他们可能不利的资料后,态度便一百八十度转变,十分紧张、愤怒,不断批评调查团内某人道德有问题。而在调查团作出对日报不利的结论后,他们更立即发出律师信,梁廷益实时觉得他们很虚伪,因为当初是他们要求成立调查团的,但现在却对调查团发律师信;而这亦显示他们绝不只是几位年轻人那么简单,背后肯定有熟悉法律的人在领导。
陈恩明亦坦言,当初愿意参与调查的工作,就是想到自己身为顾问,不应「顾而不问」,一有事便明哲保身辞职了事,因此他愿意多走一哩路,但结果却令自己感到「悲凉」。他指调查目的并非要裁判甚么,而是希望教会「慎思明辨」: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对方网上的内容虽然好,但也应查问其背景。
资金来源.应该交代
林以诺强调,或许有人仍然觉得调查团未有足够证据证明日报有问题,但他指调查团并非FBI,没能力将千丝万缕的关系完全查明,但调查团已找出许多令人存疑、无法按常理解释的地方,现在应由对方提出有力的证据去澄清大家的疑虑,例如在不同地方发起事工的资金来源。
罗锡为认为今次事件亦反映教会在全球化下面对新兴教派的难度:日报在不同地方找当地的牧者当顾问,结果出现香港的教牧以为为美国的教牧支持日报、美国的教牧又以为香港的教牧支持日报的情况,因而使他们轻易获得各地教牧的信任。罗锡为指教会日后要小心防范这种情况。
谢绝见面.免博同情
对于信徒应否继续浏览日报网站,教会和机构又应否接受日报采访,林以诺斩钉截铁表示不应该:「大家为甚么去看那个网站?就是因为有东西可以看。若我们不提供数据,大家自然不会再看。事实上,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应否容许他们来采访,而是他们为何要来采访我们?背后有何居心?」
林以诺透露调查团初步计划改组成关注小组,继续向各地教会交代事件进展;目前掌握的资料亦会妥善保存,以便应付日后对方的响应。而自调查报告发表后,日报同工仍不时私下联络几位牧者要求个别见面,但他们都已回绝,因知道这是对方博取同情的惯常技俩──调查期间已经常如此。林以诺强调:「当初我们很信任他们,很希望为他们澄清不利传言;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给予他们非常充足的机会去解释,可惜他们却诸多隐瞒。我们不觉得现在还有见面的需要。」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每日快拍,2008.5.7)
来信请寄︰ydwatcher@gmail.com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