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基督日报—共同体的经济使役

《基督日报》的”共同体”背景


华人教会的领袖(如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和美国大使命中心创办人王永信牧师)与社会各界人士(注1)对《基督日报》(Gospel Herald)(前称《基督新报》(Gospel Post)的发展,怀有疑虑的的原因,是《基督日报》的经济来源。

《基督日报》是否有强大的组织与财力在背后支持?不可能没有。很难想象靠施勇仲夫妇的能力,而没有Verecom和Verelink及其同系网站如Christian Post, Christian Today, Christianity Today, Crossmap, Christian Herald,基督时代,福音时代,伟仁大学的新闻系等庞大网络支持,特别是记者,电子科技,网站支持、及新闻信息,办事处的互通互用,《基督日报》能在短短几年便在美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澳洲和加拿大设立公司,招揽一大批”人才”(注2),愿意替《基督日报》差不多等于无偿服务。他们每到一处,为要获得信任和支持,都会告诉教会领袖,这些机构都是他们的伙伴机构。


基于这个背景资料,入手研究之时,首先要确定基督日报和耶青的关系,其营运的方式,和资金的流向自会明白。



《基督日报》在共同体的双重功能


《基督日报》,像其它网站或报纸,在张在亨牧师共同体的任务,除了是”喉舌”和渗透教会的工具性作用外(注3),本身是他的共同体的成员,对共同体的事业而作的”经济使役”,是效忠与参与共同体的上帝国理想的具体表现。如在美国和日本,ACM的成员要分别为Christian Post和Christian Today经济使役。在国内的耶青可以在”基督时代”和”福音时代”工作。有些,则短期来香港《基督日报》”实习”,都是耶青的会友为《基督日报》经济使役的其中一些形式。


耶青藉”经济使役”对共同体的双重贡献



首先,围绕着张在亨核心的共同体里,在他建立的上帝国度于地上的精神感召下,耶青的会友,或在耶青较积极的份子,会安排在共同体的公司里经济使役,《基督日报》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解决财政”,这是耶青的骨干所最关心的目的。这是《基督日报》的主要功能。”使役”是耶青习惯使用的韩文述语,即事工、事奉之意。藉”经营报纸来赚钱”,是他们所共同拥有的一个使役的”标干”,与共同体其它的的报纸Christian Today, Christianity Daily, Christian Herald等一样作用。《基督日报》的任务,是在华人地区和华人散居的地域,吸取华人教会经济支持,基督商人的广告,并借用华人教会读者群的市场价值,吸收其它商业赞助。它以商业登记成立,并不组成非牟利团体,因其运作形式是由受委托的耶青成员自己集资的,并以纯商业的形式运作,所以其董事会成员亦即”股东”。这是他们对共同体的劳力与经济的双重贡献。
如果是商业运作,他们只需要向董事交代和负责营运所得的利润。重申这是起初经营《基督日报》的构想,也是共同体其它报纸的做法,这是共同体的经济来源(注4)。据说,伟仁神学院的经费,也是藉《基督日报》的奉献支持。

香港基督日报事件,引起社会和教会的关注,香港《基督日报》的生意一落千丈,拖累各地《基督日报》。急谋应变,企图藉转为非牟利团体,属逼不得已,是两手准
备。


注1︰香港経济日报曾以专题报导香港基督日报的”财务”问题,引发起所谓”基督日报事件”及”香港基督日报独立调查团”对耶青及基督日报的调查。

注2︰见耶青情报︰”美加及香港基督日报新人事”。
http://i.mop.com/Solafide/blog/2008/04/06/6329890.html

注3︰见耶青情报︰”通报︰耶青己渗透三自教会” http://i.mop.com/Solafide/blog/2008/04/16/6358926.html 及其后北京市海淀堂之声明。

注4︰日本救世军军官山谷真少佐,在网上刊登张大卫为前统一教领袖的历史,影响他在日本办的网上报纸的生意,兴讼要山谷真少佐赔偿一千万丹损失,可作为”经济使役”的佐证。

来信请寄︰ydwatcher@gmail.com


基督日报调查团触及异端争议

从香港基督日报独立调团之初步工作报告及公布,基督日报之问题比他们起初所想象的严重,所以必须改组,及扩大调查范围。

据香港时代论坛刊登之”香港基督日报独立调查团2008年2月13日公布”︰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45510&Pid=1&Version=0&Cid=145&Charset=big5_hkscs

’在本调查团成立初期,因为时间紧逼,本调查团把调查范围限定在被调查机构及人士与已知的异端、即统一教的”关系”,并假定本调查团没必要深入研究被调查机构及人士是否异端。即使本调查团部分成员是被调查机构的顾问,按原定的调查范围,也不会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此外,本调查团认为首要的事项是尽快展开工作,当发现本调查团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时,则进行重组。

本调查团于本年1月28日开始第一次会议,经过仔细的讨论后,本调查团确认关键性的问题必定触及”异端”的争议,故必须避免一切实质及潜在的利益冲突。因此,所有现在或曾经与被调查机构有关联(例如曾担任某被调查机构的顾问)的成员,均决定辞任,并由余下的成员邀请具认受性的教内人士加入调查团。已辞任的成员将继续协助本调查团的工作。’

从以上报告,可以看到对基督日报的调查,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发展︰

1. 观点的问题︰曾担任接受调查机构的顾问,都退出调查团,避免”角色冲突”,以表明了”调查团”公正、独立的立场。也有可能是,如果调查的结果,指出基督日报和耶青的确涉及异端问题,由非基督日报和耶青的顾问来作报告,比较容易一点。也有可能,由别的人来审查指控基督日报和耶青是异端的证据,会有不同的判断。

2.调查范围的问题︰ 基督日报涉及异端之争议,无可避免,”调查团”要找出真相,必须严正处理这个问题。所以调查团决定扩大范围,查找基督日报,耶青与”统一教的异端”的关系。

这些新发展,都走对了方向,他们那些顾问退出调查团后,由另一批对耶青和基督日报没有住何关系的教领袖(名单尚未公布)替上,形势对基督日报和耶青顿时逆转。

调查范围可能”触及异端”。2008年10月至12月一连串事件,涉及耶青,基督日报和统一教的关系。在2006年或更早,耶青和基督日报与异端有关传言,就从大陆传出来。”基督日报顾问”(包括Crossmap和耶青顾问)退出调查团,是为了更公正,而不是为了”触及异端”而要退出,外界不必多疑。


因为成立调查团时,调查范围已包括”统一教关连”的传言,是在范围内的。顾问退出,有没有别的原因,按调查团解释,而明眼人一看,那是一个姿态,为了让公众相信,这是一个公正,公开的过程,免了人拿住”自己人查自己人”的话柄。


其实,基督日报的顾问,起初建议要成立独立调查团,免得基督日报”自己调查自己”(《基督日报》响应近日有关本报的网络传言http://www.gospelherald.com/template/view.htm?code=edi&id=8814)。顾问建议找些外人参与,多少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护,和感情,免得他们承担不起。


所以让顾问退出,排除了可能存在的个人观感的偏差。不过,从基督日报的立场去看,以客观的态度,和由”外人”去判断,对耶青和基督日报不利。


让事实和证据说话。2008年2与22日调查团就召会开议,大家拭目以待结果。

来信请寄︰ydwatcher@gmail.com

Friday, February 1, 2008

耶青与CEF,ACM, UBF的关系

CEF(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校园福音团契)的前身,是韩国的JCF(Jesus Family Centre 耶稣家庭中心),都是张在亨牧师创立的,用来在各地的大学或高校招揽教友。

JCF成立于1994年,当时已有人怀疑它是传异端的。1998年易名为CEF,翌年,CEF所成立的教会,组成EAPC。

从EAPC的成立,可见张在亨的所谓「校园传教运动」,不是超宗派的,普世性的学生宣教运动,而是他建立国度的工具。

2000年,CEF的名字忽然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ACM(使徒校园传教会)。

1996年,是可以查证的,张在亨在中国传教的最早的年份。他派遣两位宣教士,一男一女,到上海复旦大学,借进修为名,展开传教工作。耶稣青年会,是2001年在北京成立的。据山谷真少佐考证,中国的CEF在2001年易名为耶稣青年会,是否属实?

别的国家不谈,在2001年前,中国确有CEF的存在,同时也有ACM。中国的CEF应该是UBF(大学生研经宣教会)在2001年前后大分裂时,在中国有些UBF分支,投向张在亨,给张在亨收编,成为中国的CEF。1996年,两位韩国安提阿长老会的宣教士在复旦大学和其它地区工作,后来得力于CEF/UBF的班底,加上新收的干事,演变为耶稣青年会。

UBF(University Bible Fellowship 大学生研经宣教会)为韩国人Samuel Lee 所创,强调”宣教”,中国和美国是他们传教的重点,己被研究新兴教派的学者判为操控性教派。1995年加入”北美福音派联盟”(NAE),2004年复给逐出联盟。Young Disciples 本来不是专有名词,不过UBF习惯自称为 Young Disciples。Young Disciples of Jesus(耶青)和Young Disciples (UBF)相似。从名称的相似和变化来看,有可能就是收编为CEF的那一支UBF,后来在复旦大学及其它大学发展为耶青,2001年后正式自称成Young Disciples of Jesus。

耶稣青年会起源自中国是可以肯定的,但不是中国学生的”自发”组织,它与CEF密切有关。1996年朴贞美干事和林保罗牧师从韩国到复旦工作时,中国已有CEF里面有些从前是UBF。除了耶青外,中国有ACM,因为中国的CEF己变成YD了,ACM就不好改称为YD。所以,在韩国、日本,CEF 直接变身为ACM,组成EAPC。但在中国大陆,虽然同属张在亨部下却有耶青和ACM。后来,其它国家也有耶青了,都是由大陆派出去的干事或学生搞起来的。不过,耶青和ACM的前身是CEF,无庸置疑。ACM和耶青的传教手法,和核心教义,都是一样的。

在中国,耶青和ACM,在中国并存至今天,未能"合在一起"(统一名称),可见内中可能有派系的问题。个中原因之一,可能是初时UBF的影响太深,习惯了称为Young Disciples。不过,由他们在各省市成立的”长老教会”,都归属一个”总会”(GA)。

共同体的构想,其实不一定要统一名义。同一样东西,以不同名称出现,合乎共同体的策略︰颠覆、渗透福音派教会。"耶青"能以一个中国的基督徒学生自发的宣教运动出现,在战略上,是各地都有人来投,是共同体强大的好现象。

在大陆,一直至2006年,YD、ACM、UBF来往甚为密切。ACM和YD是同源至亲,UBF是说韩语的,同声同气,也是张在亨收编统合的对象。研究中国大陆”韩系”新兴教派,必须弄清楚这几个在大学里工作的组织。

YD/CEF, ACM 和UBF三者的分别︰

1. 相同之处︰

a. 韩国系新兴教派。
b. 受韩国主脑人支配。
c. 专门向大学生传教。
d. 强调普世宣教。
e. 传教手法有相同之处,用了很多韩文述语。YD承袭UBF一些旧习和述语,都叫Young Disciples,称初 信者为”羔羊”等。 YD也承袭了UBF某些操控性的传教方法,如”写所感”。
f. UBF,ACM 和耶青都有类似”配婚”的安排。
g. UBF 和张系的校园传教团体,都佯称超宗派的学生福音运动,却以收揽学生入自己所创立的教会为目的。张系的教会自称为”长老会”,即EAPC。


2. 不同之处︰

a. UBF非”统一教教义”体系,除在2001年大分裂前后投入张在亨旗下的,都不宣认张在亨为”再临主”。CEF,耶青和ACM则同为张在享属下的韩国长老会的的传教工具,属 ”统一教教义”体系,相信张在亨为再临主。
b. 藉UBF所组成的教会并不标榜宗派。而 ACM和 YD”对外自称为"福音派长老会”,ACM和YD同属一个总会,骨子里是一样东西,传教方式一样,所讲的”道”一样,同属张系”共同体”,”144000”人之一份子。

来信请寄︰ydwatcher@gmail.com